嗨嗨嗨,上次给大家测试了Lovart生成海报的水平,今天我们给它上点强度 —— 搞点抽象到认不出的猎奇模样,毕竟AI这东西,不逼一下都不知道它有多能整活,这次我们让 Lovart 的 AI 大脑烧烧机,看看他搞抽象的能力。
我们先从低维度的难度试手,毕竟抽象猎奇这事儿得循序渐进。我翻出手机里存的陶吉吉表情包,五官还算规整的正常款,刚好适合当灵感跳板。把这张表情包拖进 Lovart 的画布,给 AI 递本 “基础美学手册”,让它先品味一下正常表情的底线在哪儿。

为了防止AI崩掉后生成的人物图太过扭曲,我们先用像素风格制作表情,在指令框里输入关键词:
“生成这个陶喆的海报,保持像素风格,画面抽象猎奇一点,有网感热点,1:1
看一下效果:
额,看这生成结果,AI 明显没 get 到咱们的意思啊。虽说色彩上确实带了点猎奇那味儿,花花绿绿得有点晃眼,但整体看下来,五官还是规规矩矩待在该在的地方,完全没那种 “抽象” 劲儿。估计是咱给的参考图太正常了,那张陶吉吉的表情包五官神态都有点常规,AI 对着这种 “标准模板”根本理解不了我们要的 “抽象” 。看来这第一步就得调整,参考图得先带点 “猎奇基因”,才能让 AI 摸着抽象的门道。
第二次喂表情包我们得悄悄提升点难度,但还是别脱离人形。这次咱们翻出那张很火的 CJ 表情包当素材。这图妙就妙在对于抽象的把控,刚好适合当 “半抽象” 的跳板。比起上次那张规规矩矩的陶吉吉表情包,这张CJ的表情能让 AI 更容易 get 到 “扭曲但不崩坏” 的尺度,就是为了在提升抽象维度的同时,让人一眼能认出 “这还是个人”。

关键词不变,继续输入:
“参考这个人物神态,生成CJ的海报,保持像素风格,画面抽象猎奇一点,有网感热点,1:1
看一下效果:
你别说,这次的成品还真有点内味儿了 —— 那晃眼的高饱和配色,紫一块绿一块,加上人物挑眉咧嘴的嚣张神态,总算摸着抽象的边儿了,不再是规规矩矩的 “正常人脸”。但仔细一看,AI 居然偷偷给CJ 表情包最灵魂的身体比例给修复了,算是小可惜。
不过整体看下来,色彩和神态的抽象感已经到位,算是跨进了半抽象的门槛。铺垫得差不多了,接下来我们得给 AI 喂点真家伙 —— 那些真正带着 “抽象” 的素材,保证让它彻底明白啥叫 “五官离家出走” 的艺术
接下来要喂给 AI 的表情包可全是重量级,都是我我翻遍全网淘到的狠货。这些图光看着就透着“正常人想不出” 的劲儿,可比上次那张 CJ 表情包猛多了,给AI看看究竟什么叫抽象

关键词我们也加大力度:
“参考两个人物的神态与人物比例,分别生成光头强与玛卡巴卡的抽象海报,保持像素风格,画面非常抽象猎奇,具有网感热点。
看一下效果:

这次的表情总算踩准了调调!你看那大眼珠子,快瞪出眼眶还泛着诡异的光;头身比拧成了卡通里才有的夸张比例,脑袋大得快把身子压垮;再配上那说不清道不明的配色 —— 妥妥的 “精神污染” 内味儿。这种扭曲又带劲的感觉,正常人还真琢磨不出来。
看来 AI 的抽象开关,终究得靠人类先掰到 “疯批模式”。你喂它多离谱的素材,它才能给你多邪门的产出;想让它自己悟透人类那套 “疯批美学”估计还得等阵子。
这次用 Lovart 测试 AI 的抽象生成能力,其实是 “换工具” 试出来的结果。
一开始我们先试了即梦,但它对抽象风格的理解实在拉垮 —— 不管喂多少猎奇参考,连最基础的五官扭曲都处理得规规矩矩,试了 N 次都没摸到感觉。
转用 Lovart 后才算找对门路,他内置的 GPT 模型帮了大忙:喂表情包时能够抓住 “放大眼睛、扯歪嘴唇、泼洒撞色” 这些抽象关键词,生成的效果总算有了那股子抽象劲儿。
不过 Lovart 也不是完美的,之前测试时就常出的 “第二张图掉链子” 问题这次还在
要么画面内容不对,要么突然跳脱风格,确实挺影响创作节奏,整体的进展并不太顺利,也是喂了很多图之后风格才达到要求
最后也是希望Lovart后续能好好优化这些bug,让我们这些创作者们用起来更顺畅一点,整出更多抽象的活出来。